顶部
生物特征
• 成年雄性体长2~2.5米,重约200~350千克;雌性体长2米,重约140~150千克,背部为深棕色,腹部为暗黄色到金色。
• 南美海狮,也称为鬃海豹,是五种已知的海狮里面性别差异最明显的。成年雌性体型要比雄性小很多,大约是雄性体重的一半。雌性皮毛的颜色相比雄性要浅,呈亚麻色到黄色。雄性颈部有鬃毛且颈部肌肉发达,常呈昂首姿势。
• 幼崽背部呈黑色,腹面呈暗橙色,一个月左右逐渐变成棕色。
• 和成年个体一样,幼崽也有性别差异,雄性体型及体重均较大。
食物
• 它们主要吃鱼类、头足类、甲壳类和其它一些无脊椎动物。
分布
• 南美海狮生活在南美海岸从大西洋一侧的里约热内卢(南纬23度)和太平洋海岸的秘鲁(南纬5度)到南美最南端的区域。南美海狮还会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和福克兰群岛。
栖息地
• 南美海狮沿着海岸线和海滩居住。这些海滩通常由沙、砾石、岩石和鹅卵石组成。它们还居住在平坦的岩石陆架或是潮池和岩石峭壁上。
繁殖
• 南美海狮为一夫多妻制。交配季节在八月初到十二月,在这一期间,雄性会积极地保卫自己的领地。
• 南美海狮的孕期11-12个月。一般来说,一胎产一仔。
• 成百上千的海狮几乎同时进行交配,幼崽们也在相近的时间出生。这样在雌海狮外出捕食时,幼崽不会被“单独”留在沙滩上而被猎食者捕食,有助于幼崽的存活。这种模式也使得幼崽之间彼此建立族群联系。同时,聚在一起的雌性海狮也可能会因保护幼崽而互相攻击。
• 雌性海狮在幼崽出生5-6天后才外出捕食,隔一段时间会从它们的捕食之旅中回来喂食幼崽。雌性可以通过叫声以及气味来分辨自己的幼崽。有时候,因潮汐、暴风等因素的影响雌性海狮可能不能成功的找到自己的幼崽。
• 幼崽的死亡率为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五十,这决定于群体的规模。大的群体拥有更高的幼崽死亡率因为幼崽更可能被成年海狮践踏致死。幼崽的死亡可能由捕食者(比如美洲豹)、疾病、寄生虫、溺水以及饥饿(当它们失去母亲时)所导致。
• 幼崽通常在岸边玩耍和睡觉,它们只有在母亲的陪同下才会游到深水区域。幼崽一般在3~4个星期大的时候加入其它海狮一起下水。母亲会一直照顾小海狮直到产下下一胎幼崽,有时甚至在产下下一胎幼崽后还同时照顾之前出生的小海狮。
• 雄性幼崽大约在6岁的时候达到性成熟,而雌性则在4岁达到性成熟。
行为
• 南美海狮是一种社会性的、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通常由多只雌性和一到多只保卫领地的雄性组成。雄性积极地在它们的领地里巡逻,威胁入侵者并通过叫声宣示它们的领地。然而,雄性和入侵者之间的战斗并不常见,除非入侵者尝试取代其地位获得领地。
• 雄性海狮打斗的时期多出现在交配季节。雄性之间的打斗随着雌性数量的增加而增加。雄性发出嘶吼声,通过撕咬的方式攻击对方。在这些战斗当中,许多幼崽被杀害。胜利的雄性可以守卫它们的领地大约2~3个交配季。
• 一只雄性海狮的领地大小取决于雌性海狮的多少而不是其自身的体型。一般来说,雌性偏向于选择蓄潮池附近,不超过30℃的区域(以保持体温)生活。这些因素影响着雌性的繁殖行为,也因此间接地影响雄性海狮选择领地。
• 那些还没能够获得雌性海狮青睐的年轻雄性海狮往往与其它年轻雄性海狮组成10~40只的群体。这些群组中的雄性海狮企图通过突然袭击已有领地的雄性海狮建立领地以获得雌性。
• 南美海狮的行为受温度影响。当温度很低的时候,这些海狮通常将身体浸在水中,甚至会将其前鳍覆盖在腹部上。当温度太高的时候,海狮则会将腹部朝上,后肢张开躺着。
• 海狮一般在离岸不超过五海里的浅水区域进行捕猎。当寻找猎物的时候,它们往往成群捕猎。它们会将猎物在空中甩动,有时会将鱼整条吞下。
寿命
• 南美海狮的平均寿命是16~20年。在加拿大埃德蒙顿的河谷动物园一只人工饲养的海狮寿命达到30年。
保护现状
• 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无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