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生物特征
- • 鲢鱼的背部呈橄榄绿,腹部呈银色[1]。
- • 鲢鱼身体侧扁,头大。眼睛靠近腹侧,故而较为容易与鲤鱼区分[1]。
- • 有背鳍和臀鳍,无脂鳍[1]。
- • 有许多细小的鳃耙(100个或更多)[1]。
- • 鲢鱼的腹部有平滑的腹龙骨,从肛门一直延伸到鳃膜[1]。
- • 鲢鱼的体型差异很大,大多相对较小(10到30厘米),但有些可以长到1米长,体重达60磅(27公斤)]。
食物
- • 鲢鱼是滤食性鱼类,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用覆盖有一层厚厚的钙化物质的特化鳃耙,鲢鱼能够过滤从8微米到100微米大小不等的生物体。然而,它们的食物中只有一小部分是浮游动物和碎屑。鲢鱼也可以吃小节肢动物和藻类[1]。
- • 它们在浅水(0.5-1.0米深)和温暖(超过21°C)的回水区,以及微流动的湖泊和淹没区,以浮游生物为食。1.5 cm(SL)以上的较大个体仅以浮游植物为食,而幼体则以浮游动物为食[3]。
分布
- • 鲢鱼原产于东亚,常见于中国东北和西伯利亚。他们也被引入到世界其他地区,现在被认为是入侵北美。据报道,美国16个州都有鲢鱼的踪迹,而且鲢鱼在密西西比河流域也生长良好[1]。
栖息地
- • 鲢鱼生活在温带(6至28℃)至亚热带气候的淡水环境中。它们通常存在于大型缓流河流或大型湖泊的水库或回水中。鲢鱼经常在水体中上层游动[1]。
繁殖
- • 鲢鱼每年繁殖一次,于春季或夏初产卵[1]。
- • 在洪水期间,当水位比正常水位高出50-120厘米时,成年鱼在砾石或沙底的浅急流上的河流或支流、上层水层甚至水面繁殖。产卵条件包括高流速(0.5-1.7 m/s)、浑浊的水、15℃以上的温度(通常为18-26℃)和高溶氧量。如果条件发生变化(尤其对水位下降敏感),产卵就会停止,而当水位上升时产卵就会重新开始[3]。
- • 雌性在水中产卵,然后由许多雄性受精[1]。
- • 产卵后,成鱼迁至觅食生境,秋季成鱼迁至河道较深的地方,不进食[3]。受精卵漂到下游的洪泛区,在那里它们吸收水分,最终定居下来,孵化[1]。
- • 鲢鱼的卵在大小约为3.2毫米至4.7毫米时成熟。幼体在孵化后约68小时进入仔鱼期。在仔鱼阶段,鱼苗很脆弱,饲料采食效率很低。约5个月后,鱼苗已长至身长8至12厘米,饲料采食效率更高[1]。
- • 鲢鱼在4到6岁时达到成熟期,此时它们能够繁殖[1]。
- • 在水产养殖中,当它被释放到河口和沿海湖泊时,可以在半咸水中存活(最高可达7 ppt) [3]。
行为
- • 鲢鱼鱼苗通常成群游动以减少被猎食的几率,通常在白天更为活跃[1]。
- • 鲢鱼也能跳出水面。据认为是在进食过程中,碎片和其他刺激物堵塞了它们的鳃,而它们跳起来是为了清除堵塞物。当有船只干扰时,跳出水面的行为也作为一种逃跑的方式[1]。
- • 和许多其他鱼类一样,鲢鱼用它们的侧线系统来探测运动和振动。然而,作为滤食性鱼类,它们不像食肉鱼类那样严重依赖侧线系统。鲢鱼还利用它们的视觉和嗅觉,例如繁殖通常是由水温的升高以及嗅觉信号来作用的[1]。
- • 鲢鱼可以适应许多不同的环境,生长速度非常快。每天消耗的浮游生物是自身体重的2到3倍[1]。
- • 在控制实验中,当喂食大量食物时,鲢鱼每天增加2.7克。由于体型庞大,食欲旺盛,鲢鱼能够在许多其他种类的鱼中脱颖而出[1]。
- • 在其野外栖息地,水位波动明显或在越冬时期的河流中下游中,鲢鱼会紧贴水面游动[3]。
- • 成年个体在洪水和水位迅速上升时,会进行长距离的上游迁移,且能够跨越高达1米的障碍物[3]。
寿命
- • 鲢鱼有丰富的食物来源,很少有天敌,可以长得很大,可以活很多年。鲢鱼在野外的寿命可长达20年[1]。
保护现状
- • 鲢鱼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1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近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