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暹罗鲤
巨暹罗鲤

Fast facts
拉丁学名:Catlocarpio siamensis
中文名:巨暹罗鲤
体长:150-300厘米
体重:300 公斤
寿命:10-30年
食性:素食性
繁殖:卵生
分布:泰国、柬埔寨、老挝和越南的湄公河、湄公河和湄南河流域的大型河流和洪泛区
展示地点:长隆飞船乐园 - 亚细亚星球

 

    生物特征

  • 巨暹罗鲤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之一,是鲤科中最大的鱼。最大体长达到3 m9.8 ft),重达300 kg660 lb),但目前捕获的大型个体很少。
  • 眼睛大​​而突出。下唇厚,突出于上唇。它的嘴很宽,颌骨长到眼部。它的咽喉两侧各有一排牙齿。没有触须。
  • 鳞片很大,边缘光滑。背鳍较高,与腹鳍位置相同。
  • 头部对于身体而言相对比较大,头长约占身体的三分之一。没有触须。
  • 雄鱼体型较雌鱼细长,腹部扁平,颜色较深。

食物

  • 它以藻类、浮游植物、被淹没的陆生植物的果实和小鱼为食

分布

  • 泰国、柬埔寨、老挝和越南的湄公河和湄南河流域的大型河流和洪泛区均有记录。湄南河中已不再存在该物种的野生种群。

55d20eaac1a27a46.png

 

栖息地

  • 栖息在大河中,并季节性地出现在运河与洪泛平原。
  • 成鱼至少在一年中的部分时间里喜欢在湄公河的大水潭中活动,尤其是在旱季;幼鱼则大多出现在沼泽、洪泛区与小支流中。有时幼鱼会从那里被捕获并放养在池塘中。幼鱼可以适应在池塘、运河与沼泽中生活。
  • 在泰国,从湄公河,湄南河到波拉波德沼泽的流域,人们经常发现它。目前,其数量已严重下降。但是,它仍然可以在科隆运河中找到。
  • 在柬埔寨,成年鱼在旱季结束时从洞里萨湖迁移到湄公河。

繁殖

  • 人们对该物种的自然产卵行为知之甚少。据报道,产卵发生在7月和8月,可能在主要河流的深水池附近。
  • 繁殖力取决于鱼的大小;一只61公斤重的雌鱼可以产1000多万枚卵。
  • 人工养殖条件下,7年性成熟,体重约为9公斤。

行为

  • 巨暹罗鲤喜欢安静地待着,常成群待在深水中,易受到惊吓。
  • 有耐心且生命力强大。

寿命

  • 10-30年。

保护现状

  • IUCN列为极危(CR)等级,目前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 由于过度捕捞和栖息地丧失而受到威胁。
  • 它在湄公河流域的所有国家都受到保护。2005年,柬埔寨王国颁布皇家法令,将巨型鲃鱼指定为国鱼,以提高人们对该物种的保护意识。越南已成功实现巨暹罗鲤的人工繁殖。

842b896d58839c9d.png

 

趣事

  • 巨暹罗鲤有时被称为“鱼中之王”,在东南亚范围内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越南,它被称为cáho。泰国部分地区的人称它为Pra-Ka-MunHua-Mun。在柬埔寨,它们出现在吴哥窟的古庙雕刻中,并被称为国鱼。

 

经济价值

  •  近年来,由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越南饲养巨暹罗鲤已经变得很普遍。
  •  为重要的食用鱼及养殖鱼类

 

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有更好的体验,请将浏览器更新至最新版本!

顶部